【中国有色金属报】【有色新闻】【企业家论坛】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俭:强链聚能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世界级钛产业支撑
作者:    时间:2025-03-28    点击量:176    
分享到:

 

3月26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暨第四届常务理事会第九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同期举办了企业家论坛。大家从不同领域和不同视角看产业、谈思考,为加快推进新时代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智慧与力量。

 

微信图片_20250328143644.jpg

钛产业在我国经过60多年的发展,逐渐从支撑国防军工、尖端科技的“战略金属”,走进日常,造福全社会。宝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俭以“强链聚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世界级钛产业支撑”为题,从钛的特性、宝钛集团基本情况及近年发展成绩、钛产业发展现状、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宝钛集团近年发展成绩

 

宝钛集团,因钛而生,源于军工,兴于民用。1965年,国家以“九О二”为工程代号,在陕西秦岭北麓、渭水河畔,开始了宝钛建设。宝钛集团历经仿制到自主研发的过程,主导制定了钛标准110多项,占到钛国标、军标和行标的90%以上,逐步实现中国钛工业与世界同步发展,建成我国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钛及钛合金研发制造企业。

 

近年来,宝钛集团围绕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积极应对供给、需求、价格、竞争之变,发展持续向好。

 

一是聚焦新增长点打造,发展质量逆势提升。发挥产业集群、市场多元优势,2024年钛产品产量4.05万吨,稳居世界第一;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46%,创历史最好水平。航空用钛合金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0%,逐步成为全球主流航空钛材供应商。

 

二是新产业项目投产,产业链进一步补全建强。围绕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加速高质量项目建设,一批关键装备实现国产化,破解了高品质海绵钛、铸锭、板带、管型材等生产瓶颈。

 

三是瞄准战兴产业需求,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发布4项钛国际标准,助力我国实现零的突破;航空用薄壁型材、液压油管、紧固件丝材、EB炉等,成功突破“卡脖子”技术并量产;氢能电池用钛带、智能手机边框、超深井石油钻杆等产品,引领行业应用新趋势。

 

钛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行业协会的正确引导下,中国钛产业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钛材生产国和消费国。

 

从产业规模来看,“十四五”以来,我国海绵钛产量年复合增长率约22%,钛加工材产量年复合增长率达7.7%。2024年,我国海绵钛产量为25.6万吨,同比增长17.6%,自给率近100%;钛材产量约17万吨,同比增长7%,占全球总量65%;出口量实现翻番。

 

从应用消费来看,“十四五”以来,我国钛材消费量复合增长率约为7.5%,2024年钛材消费量约15万吨。应用结构仍以化工、航空航天领域为主,3C行业用量持续增大。国际钛市场消费以航空为主,占比约一半。


从装备水平来看,由于国产化装备发展提升,熔炼、锻造、轧制、挤压等装备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加之安全自主可控的考虑,近年新建大型项目装备国产化、智能化、大型化步伐加快。宝钛自主研制的大型真空电子束炉(EB炉),核心电子枪国产化,技术达国际一流水平,有力促进国内钛熔炼产业升级。

 

从行业竞争来看,海绵钛及钛加工材产能大幅增长,供需错配导致“内卷式”竞争加剧,钛材成品价格进一步降低。全产业链企业、深耕高端细分领域的企业还能凭借各自优势,保持向好发展;半流程、中小企业相对困难,盈利稳定性无法保障。但是,反观国外高端市场供应不足,日本海绵钛价格不降反升。

 

未来展望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性问题加剧、外部打压遏制,叠加钛行业面临的经济运行挑战、市场不利等影响,一定程度上放缓了钛产业增长速度。但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世界钛产业链、生态链重构的态势,钛产业的广阔前景和继续发展的总体趋势没有变。

 

对照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国家战略要求,我们也看到,我国钛产业大而不强的情况依然存在,高品质钛矿供应仍然依赖国际市场;低成本制备技术仍未破解,价格成为推广的主要制约;无序投资带来供需失衡、竞争加剧,给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我国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大力支持。宝钛集团期待与大家一道,深化协同攻关、合作共赢。

 

一是致力于技术突破,实现高端引领,聚焦战新产业、未来产业,加快“国之重器”打造、“卡脖子”技术突破。

 

二是加快应用拓展,聚焦商业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市场及民用市场,持续扩大市场规模;构建钛主干材料体系,提升通用性与可回收性。

 

三是强化行业发展的引导与约束,依托资源禀赋合理延链,规范行业新增产能及能耗,支撑整体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能,构建再生钛材认证体系,推广返回料循环利用;加快新型电解钛、国产钛矿采选冶等技术研究与推广,进一步降低钛材应用的价格门槛。

 

当前,宝钛集团正锚定建设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目标,践行兴钛强国使命,紧盯生产、营销、资源、科研等核心要素,构建遍布海内外、体系完善、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宝钛集团期待与行业企业、各领域同仁一道,共同推动我国由钛业大国向钛业强国转变,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世界级钛产业支撑。

 

 

(有色新闻:https://mp.weixin.qq.com/s/lHPpPiEN2NKu5pW2KpMM1g

(中国有色金属报:https://paper.cnmn.com.cn/Content.aspx?id=191873&q=5118&v=3